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解读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8日       来源:省经信委      阅读:1441次

 7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省委、省政府7月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相关内容。发布会后,本报记者专访了省经信委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熊琛,对这一文件进行详细解读。

    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作用

    日益凸显

    熊琛介绍,自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等40多个政策文件,成立高规格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实施“双百工程”、“四千工程”、“多点支撑”等一系列战略部署。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开展企业服务、深化产业对接、强化自主创新、搭建发展平台等多项举措,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年提高,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工业总量规模上了台阶。201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台阶,达到10001亿元,是2006年的3.75倍;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616.57亿元,是2006年的5.5倍。

    工业经济的贡献大幅提升。201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8%,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

    新型特点得到逐步显现。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0.8%,比2007年提高11.3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31.62%,比2007年下降9.8个百分点。全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52.4%、60.2% ,成为全省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的主体。两化融合发展综合指数达到68.96,全国排名第九位。国家工信部发布工业运行质量评价报告显示,我省连续3年处于中部省份第一位。

    培育了一批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如五矿有色、华菱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特变电工衡变、南车株机、蓝思科技、广汽菲亚特等。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

    又一重大举措

    “这次发布的《决定》,是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又一重大举措。”熊琛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2007年2月出台的《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策引领作用。

    为继续发挥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作用,强化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的重大支撑作用,省委、省政府在科学总结湖南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及时出台重大政策,着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熊琛介绍,《决定》提出,力争到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5000亿元。同时,提出打造1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的大产业、10个技工贸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园区、10个销售收入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大企业。这些目标的提出,综合考虑了我省产业、园区、企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趋势,切合我省发展实际,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突出多点支撑、多极发展

    《决定》突出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继续强化装备、食品、电子信息、汽车、有色、石化、建材、轻工、冶金等千亿产业的支撑作用。提升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要素配置、市场开拓、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打造长株潭工业核心增长极、京港澳高速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带和岳益常工业经济走廊,形成“一核多极”的发展局面。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实施产业园区倍增计划,力争到2018年,全省省级以上园区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翻番、上交税金翻番、单位土地面积规模工业增加值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翻番、主导产业集聚度翻番。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创新驱动,提高大中型企业竞争实力,再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的企业。优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力争5年内,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企业达到25家以上。

    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以“小巨人”计划和“创业”计划为载体,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到2017年,力争每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4亿元的大企业100户左右,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中型企业1000户左右,新创办小型微型企业30000户左右。

    着力深化改革促发展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决定》的出台顺应了中央和省委的改革精神”。熊琛介绍,在《决定》的起草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精神,对内容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着力深化改革促发展。

    市场培育方面,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清除市场壁垒,确保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企业改革方面,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影响力。

    创新发展方面,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主导产学研用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重点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支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

    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培育和规范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市场,制定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标准。严格执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加强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测,严格达标排放。鼓励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供冷,集中治理工业“三废”,提高能效,减少排放。

    各类重点产业区别对待

    《决定》对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明确。

    对重点产业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坚持优势优先。选择我省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装备产业,通过3至4年努力尽快迈上万亿元台阶。

    二是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和文化创意等。

    三是注重发展潜力。如汽车产业,重点是实施整车带动战略,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本土化发展,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等。得益于近几年引进的几个大项目,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省工业一个新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大力扶持,有望成为与工程机械并驾齐驱的支撑点。

    四是重视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如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有力促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

    五是立足资源优势。如食品产业,力争3至4年迈上8000亿元台阶。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食品产业有较好的条件,而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大势,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六是发挥传统优势产业作用。有色、石化、建材、轻工、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仍是支撑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重点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继续推进“四化同步”

    熊琛介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其他几个方面不可分割,不可孤立推进,“四化”同步推进才能充分发挥合力作用。《决定》对促进“四化”融合发展进行了明确规定。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挥信息化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园区“两化”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

    推动军民融合。加强需求对接,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应用和军民融合项目实施,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互补。发挥我省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优势,以工业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以工业化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坚持统筹规划、产城一体,完善产城融合工作协调机制,发挥产业对城镇的带动作用和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加快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